第34頁
“大帥,有些不對勁。”那名小將一勒馬韁,凝聲說道。
耶律行天迴轉面容,抑制不住的面臉驕傲之光:“侄兒,縱使前方是龍潭虎穴,焉能抵抗鐵臂雄師?”
耶律保沉沉掃視百丈遠的高城,目光深遠語聲慎重:“古井是中原第一高台,後依習貢、梁月兩山,壁立千仞,直插天塹。地勢居高難攻,孤峰一片。此刻全城森嚴上下戒備,宋軍退守城中頑死抵抗,適宜智取不可強攻。”
說完,掃視一眼身旁握刀之人,那人微微頷首,語出恭敬:“小將軍說得極是。”
耶律行天抬起面目,自上而下打量著面前古城,一抖黑色大氅翎羽披風,朗聲說道:“侄兒可是忘了自居庸關一路交戰以來,宋軍拼著浴血屍戰,才寥寥勝了馬坡、三猿峽幾仗,此時不乘著大遼威武之風衝殺過去,豈不是滅了自己志氣,讓敵人有喘息之機?”
耶律保目視其叔,平緩說道:“大帥精通漢學,是我大遼之福。但是對方主帥趙應承狡詐多變,擅長狡兔三窟之技,大帥可曾聽聞?”
耶律行天一抬右手,果斷回應:“不必多言,今已至此,踏破最後一方孤城,中原便可長驅直入。本帥主意已定,休得再言。”
耶律保側身對身旁之人嘆口氣,有些怏怏地說道:“韓先生,我們回陣。”
韓遠山頓首,偕著面前少年將軍扣馬離開。
古井台內外三層均是插滿了在風中飄揚的軍旗,眾多黑色盔甲的士兵cháo水般地伏身城頭,只微微露出一截頭盔上的紅纓,在風雪中兀自顫抖。
城中第三層的暗堡內,視野開闊,又恃掩蔽極深,是調度指揮的首選,趙應承當然不會放過這個上乘之地,一退入古井後,即刻動身趕來。
一上旋轉的塔階,逐步落入一道凜然佇立的背影。白色錦袍在冷冷空氣中無風自展,雪片捲起了寬鬆袖口,掠過一雙欣長修韌的手,一柄潛在劍鞘中的長劍。
“公子久候了。”趙應承在秋葉依劍身後,一抬手。
“不急。”秋葉依劍背對來人,語氣如出一轍的冰涼。
趙應承默默走上前,和秋葉依劍並肩而立。銀光上前一步,朝趙應承行禮,趙應承微微頷首,銀光稍稍垂首退出塔樓。
“少了一人。”秋葉依劍目視雪空,突然啟聲。
“我依約血戰,在鳳鳴山前落敗,一直驅師後退,無半分破綻。”趙應承目光落在塔外,平靜說道。
“南景麒沒來,一定出了破綻。”秋葉依劍面容不動,透過風雪,注視遼軍動向。
趙應承心裡轉過數念,沉吟片刻,馬上抬頭:“只能是初一……”
秋葉依劍聽後突然回頭盯視了趙應承一眼,趙應承卻是微微一笑:“公子的人我不好插手,昨晚楊晚來襲,被我殺掉。所有出過軍營之人均被我送上戰場,經鳳鳴一役浴血戰死,目前消息不可能泄露,計劃也天衣無fèng,除了連夜遁逃的初一……”
秋葉依劍冷冷接口:“三老安在?”
“都負傷休整。”趙應承側首注視著秋葉依劍亘古不變的冷漠俊容,緩緩道:“初一出手不凡哪,三人圍攻百招,不僅無絲毫敗相,還力挫三人,如果不是三老救駕,我險些都躲避不及……”趙應承面目之上仍是浮起淡淡的笑容。
秋葉依劍心裡一沉,想起了往事,更加肯定儒州長石街對戰時,狡猾的初一隱瞞了身手,不可能只在自己劍下走到十二招。
趙應承雙手後負,語聲上揚,帶有絲絲的愉悅:“如此心狠手辣之人,希望公子捕獲時,不要殺死,送我最好,我願出任何代價換取初一。”
秋葉依劍目光冷鷙,並無聲響。
“傳聞落雁塔一役中初一拼死救出南景麒,今日距初一夜遁之後南景麒居然按兵不動,顯然兩人之間有所牽連,只是無法猜出二人關係,公子可否告示?”
“不知道。”秋葉依劍冷冰冰地說,“世子還是多關心此戰局勢為好。”
“公子如此鎮定地立於面前,趙應承還有何憂患?”
“事成之前,一切皆有可能。”
趙應承走到瞭望台前,俯身查看了半刻,復又淡淡說道:“耶律行天還未發動進攻,難道真是起了疑心?”
“無論是否起疑,依他急功好利之性,勢必攻城。”
“傳聞其侄謹慎細緻,督送弩車而來,若是此人進言,耶律行天或許踟躕……”
秋葉依劍直視趙應承試探的目光,冷冷道:“世子先前一戰,列陣將帥是誰?”
“魏翀,戰死。”
“世子股肱之將折戟,令耶律行天深信我朝主力皆損,退避不戰。”
“所以一定會進軍乘勝追擊?”
“遲早而已。”
兩人對視一眼,雙雙並立塔樓中靜止無言。
“遼人所列魚麗之陣,公子定是有了對策吧?”趙應承目視遠處,語氣平穩。
“有。”
“既然公子篤定,趙應承此刻告退。”
“世子去哪裡?”
“耶律行天半刻不動,我自是要去請君入甕了。”
30.決戰
古井台城門在絞索“吱吱呀呀”聲響中緩緩放下,和著陡峭的冷風,瀰漫的大雪,在黑沉沉的遼軍前亮出面目。
只見吊橋上衝出一彪人馬。當前一將銀鞍白馬粉面朱唇,眉間一抹疾馳而來帶起的冷厲之色,與冰涼的泛著寒光的長槍互相輝映,直逼人眼。
耶律行天一揮大氅,發力嘶吼:“此人是宋朝丞相之子,活捉者重賞!”自身也拍馬迎去。
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,遼人一聽此言,不顧身後副將軍耶律保勸阻,先前兩列脫裂陣型,cháo水般抱團離開。
秋葉依劍展袖一躍,落於塔巔,站在寒冷空曠的雪空中。他目光緊追趙應承身後,冷聲喝道:“光!”
銀光公子此時正在塔外守候,聽到公子呼喊,朗聲回應:“公子。”
“傳我號令,雪影出騎拼死保護世子,先鋒營出動圍殲遼人前部。你前去接應,she殺韓遠山才可返身。吩咐城頭守軍,百姓出城不准阻攔。”
“是。”
銀光心裡雖有濃烈詫異,但自幼遵循公子之心穩固,推測公子此舉必有深意,當下也不猶豫,負起長弓朝前掠去。
秋葉依劍長身而立,雙目凜凜俯瞰城前戰場。
銀光縱馬奔出城門,身後帶著殘餘百名銀色鎧甲騎兵,融入冷冷風雪,霎時人影難辨。一片白光滾過後,隨之而來的是輕便黑衣的先鋒少年,手持利刃,機敏靈活,猱身趕去。
漫天風雪中,鑲合上兩隊人馬,混戰一起。
空地上頓時傳來地動山搖的吶喊聲,廝殺聲。
趙應承槍尖划過雪空,一馬當前朝耶律行天刺去。耶律行天雙目帶著紅光,大喝一聲,朝趙應承當頭斬下。兩人迅速膠戰一起,身下馬匹團團迴轉,踏起亂玉般的雪水。
趙應承身後眾人純屬心腹,皆會意過來,圍住耶律行天,拼死阻斷cháo水般湧來的援兵。
耶律保看得真切,他語聲急促地喝令:“韓副將,你帶一方士兵前去援助大帥,小將帶大軍衝上。”
韓遠山點頭,身後方陣里的遼軍風馳電掣駛出陣營。
耶律保縱馬上前,朗聲說道:“弩軍聽令!沒我號令不可放箭,誤傷大帥!”左臂一揮,帶著黑沉沉的魚麗陣隊穩穩朝前壓去。
韓遠山遠遠地直奔趙應承,目光里夾雜著旁人難解的貪婪。他的戰馬在凜凜風雪中衝突而出時,迎面突然傳來呼嘯風聲,尖銳刺耳。他大吃一驚,忙俯身馬上。
風雪呼呼刮過,凌亂飛舞,一支金箭破空划過,釘入韓遠山來不及閃躲的前胸,在他倒地之前,第二道銀色光芒閃過,牢牢紮上了他的後背。
韓遠山最後只聽到骨頭斷裂的聲音,最後感覺到了眼瞼上的冰涼雪花,閉上了眼睛。
身後遼人愕然。
銀光帶雪影掩殺過去,隨後還有一排排黑色的人影。
冷雙成趕到古井台時,交戰方酣。
他極力目視前方,雙目不眨。穿透紛揚大雪,面前眾人混雜如泥,泛著血光落地,融入腳下黝黑骯髒的雪水之中。
冷雙成右手緊執月光,縱身躍過遼軍後方,極快地朝邊緣狹窄地帶跑去,目的是想沿著邊角衝進城門。他的身形絲毫不敢滯留,目光閃耀,清楚地掠過身旁的戰場。
黑白相間,混戰一團。聲喊震天,廝殺遍野。
冷雙成看到一批黑色軍衣少年,各自團團圍住眼前方陣,迴旋繞走,不禁微微一頓。
“這是半年前經歷過的八角陣,看來辟邪少主果真在此。既然秋葉依劍隱身古井城,想必一定會炸毀高台——一定要及時救出吳三手。”
冷雙成施展身法,手持粼粼寒劍,左沖右擋,硬生生撞開一條細絲般的路徑。他再也無暇他顧,根本來不及細想眼前看到的重重景象,帶著寒風冷氣,朝前飛奔。
撲到城門吊橋前,大股驚慌失措的百姓衝出來,哭天搶地,哀聲不絕。他們衣衫單薄,拉妻挈子,嘴裡融著濃濃風雪,暗啞地嘶吼。
冷雙成泛著心酸,隱身一旁,穿越了第一道城門。
一片混亂的人群中,一名藍襖少年默然自人流中穿過,極為顯眼。守門將士覺得驚異,上前喝令:“來者何人?”
冷雙成掏出魏翀腰牌,在將士面前晃動:“魏大人帳下,有要事稟告主帥。”
那名士兵仔細看了下腰牌,抬頭打量著冷雙成的臉:“魏大人一個時辰前為國捐軀,兄弟你怎麼逃出來的……”
冷雙成只覺頭腦中一片轟鳴,目眩良久。片刻後又清醒過來,強行壓制下心裡的難受,咬牙低頭朝第二道城門走去。
那名士兵還在身後追喊:“趙將軍已經出城搦戰,不在城中……”
冷雙成也不答應,閃身擠入人群。如此穿過第二道城門,腳步緊促,邁向三關。
面前風雪更盛,冷雙成不禁抬頭看了一眼。
高塔之上凜凜立著一個人影,風雪漫天,白衣兀自在風中招展。冷雙成快速掠了一眼,馬上低頭。這一眼已經足夠讓他看清——是秋葉依劍。
透著如此寒冷呼嘯的風雪,冷雙成卻發覺秋葉依劍的面目不見模糊,反而在寒風中更加立體深邃。秋葉依劍似乎在俯瞰大地,如同一個主宰蒼生的王者,瞳仁里冰晶之色流光溢彩。冷雙成方才抬頭目視時,不敢肯定秋葉依劍是否發覺自己,因為那目光遙遠冷漠,穿透了混沌一片的蒼穹。
耶律行天迴轉面容,抑制不住的面臉驕傲之光:“侄兒,縱使前方是龍潭虎穴,焉能抵抗鐵臂雄師?”
耶律保沉沉掃視百丈遠的高城,目光深遠語聲慎重:“古井是中原第一高台,後依習貢、梁月兩山,壁立千仞,直插天塹。地勢居高難攻,孤峰一片。此刻全城森嚴上下戒備,宋軍退守城中頑死抵抗,適宜智取不可強攻。”
說完,掃視一眼身旁握刀之人,那人微微頷首,語出恭敬:“小將軍說得極是。”
耶律行天抬起面目,自上而下打量著面前古城,一抖黑色大氅翎羽披風,朗聲說道:“侄兒可是忘了自居庸關一路交戰以來,宋軍拼著浴血屍戰,才寥寥勝了馬坡、三猿峽幾仗,此時不乘著大遼威武之風衝殺過去,豈不是滅了自己志氣,讓敵人有喘息之機?”
耶律保目視其叔,平緩說道:“大帥精通漢學,是我大遼之福。但是對方主帥趙應承狡詐多變,擅長狡兔三窟之技,大帥可曾聽聞?”
耶律行天一抬右手,果斷回應:“不必多言,今已至此,踏破最後一方孤城,中原便可長驅直入。本帥主意已定,休得再言。”
耶律保側身對身旁之人嘆口氣,有些怏怏地說道:“韓先生,我們回陣。”
韓遠山頓首,偕著面前少年將軍扣馬離開。
古井台內外三層均是插滿了在風中飄揚的軍旗,眾多黑色盔甲的士兵cháo水般地伏身城頭,只微微露出一截頭盔上的紅纓,在風雪中兀自顫抖。
城中第三層的暗堡內,視野開闊,又恃掩蔽極深,是調度指揮的首選,趙應承當然不會放過這個上乘之地,一退入古井後,即刻動身趕來。
一上旋轉的塔階,逐步落入一道凜然佇立的背影。白色錦袍在冷冷空氣中無風自展,雪片捲起了寬鬆袖口,掠過一雙欣長修韌的手,一柄潛在劍鞘中的長劍。
“公子久候了。”趙應承在秋葉依劍身後,一抬手。
“不急。”秋葉依劍背對來人,語氣如出一轍的冰涼。
趙應承默默走上前,和秋葉依劍並肩而立。銀光上前一步,朝趙應承行禮,趙應承微微頷首,銀光稍稍垂首退出塔樓。
“少了一人。”秋葉依劍目視雪空,突然啟聲。
“我依約血戰,在鳳鳴山前落敗,一直驅師後退,無半分破綻。”趙應承目光落在塔外,平靜說道。
“南景麒沒來,一定出了破綻。”秋葉依劍面容不動,透過風雪,注視遼軍動向。
趙應承心裡轉過數念,沉吟片刻,馬上抬頭:“只能是初一……”
秋葉依劍聽後突然回頭盯視了趙應承一眼,趙應承卻是微微一笑:“公子的人我不好插手,昨晚楊晚來襲,被我殺掉。所有出過軍營之人均被我送上戰場,經鳳鳴一役浴血戰死,目前消息不可能泄露,計劃也天衣無fèng,除了連夜遁逃的初一……”
秋葉依劍冷冷接口:“三老安在?”
“都負傷休整。”趙應承側首注視著秋葉依劍亘古不變的冷漠俊容,緩緩道:“初一出手不凡哪,三人圍攻百招,不僅無絲毫敗相,還力挫三人,如果不是三老救駕,我險些都躲避不及……”趙應承面目之上仍是浮起淡淡的笑容。
秋葉依劍心裡一沉,想起了往事,更加肯定儒州長石街對戰時,狡猾的初一隱瞞了身手,不可能只在自己劍下走到十二招。
趙應承雙手後負,語聲上揚,帶有絲絲的愉悅:“如此心狠手辣之人,希望公子捕獲時,不要殺死,送我最好,我願出任何代價換取初一。”
秋葉依劍目光冷鷙,並無聲響。
“傳聞落雁塔一役中初一拼死救出南景麒,今日距初一夜遁之後南景麒居然按兵不動,顯然兩人之間有所牽連,只是無法猜出二人關係,公子可否告示?”
“不知道。”秋葉依劍冷冰冰地說,“世子還是多關心此戰局勢為好。”
“公子如此鎮定地立於面前,趙應承還有何憂患?”
“事成之前,一切皆有可能。”
趙應承走到瞭望台前,俯身查看了半刻,復又淡淡說道:“耶律行天還未發動進攻,難道真是起了疑心?”
“無論是否起疑,依他急功好利之性,勢必攻城。”
“傳聞其侄謹慎細緻,督送弩車而來,若是此人進言,耶律行天或許踟躕……”
秋葉依劍直視趙應承試探的目光,冷冷道:“世子先前一戰,列陣將帥是誰?”
“魏翀,戰死。”
“世子股肱之將折戟,令耶律行天深信我朝主力皆損,退避不戰。”
“所以一定會進軍乘勝追擊?”
“遲早而已。”
兩人對視一眼,雙雙並立塔樓中靜止無言。
“遼人所列魚麗之陣,公子定是有了對策吧?”趙應承目視遠處,語氣平穩。
“有。”
“既然公子篤定,趙應承此刻告退。”
“世子去哪裡?”
“耶律行天半刻不動,我自是要去請君入甕了。”
30.決戰
古井台城門在絞索“吱吱呀呀”聲響中緩緩放下,和著陡峭的冷風,瀰漫的大雪,在黑沉沉的遼軍前亮出面目。
只見吊橋上衝出一彪人馬。當前一將銀鞍白馬粉面朱唇,眉間一抹疾馳而來帶起的冷厲之色,與冰涼的泛著寒光的長槍互相輝映,直逼人眼。
耶律行天一揮大氅,發力嘶吼:“此人是宋朝丞相之子,活捉者重賞!”自身也拍馬迎去。
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,遼人一聽此言,不顧身後副將軍耶律保勸阻,先前兩列脫裂陣型,cháo水般抱團離開。
秋葉依劍展袖一躍,落於塔巔,站在寒冷空曠的雪空中。他目光緊追趙應承身後,冷聲喝道:“光!”
銀光公子此時正在塔外守候,聽到公子呼喊,朗聲回應:“公子。”
“傳我號令,雪影出騎拼死保護世子,先鋒營出動圍殲遼人前部。你前去接應,she殺韓遠山才可返身。吩咐城頭守軍,百姓出城不准阻攔。”
“是。”
銀光心裡雖有濃烈詫異,但自幼遵循公子之心穩固,推測公子此舉必有深意,當下也不猶豫,負起長弓朝前掠去。
秋葉依劍長身而立,雙目凜凜俯瞰城前戰場。
銀光縱馬奔出城門,身後帶著殘餘百名銀色鎧甲騎兵,融入冷冷風雪,霎時人影難辨。一片白光滾過後,隨之而來的是輕便黑衣的先鋒少年,手持利刃,機敏靈活,猱身趕去。
漫天風雪中,鑲合上兩隊人馬,混戰一起。
空地上頓時傳來地動山搖的吶喊聲,廝殺聲。
趙應承槍尖划過雪空,一馬當前朝耶律行天刺去。耶律行天雙目帶著紅光,大喝一聲,朝趙應承當頭斬下。兩人迅速膠戰一起,身下馬匹團團迴轉,踏起亂玉般的雪水。
趙應承身後眾人純屬心腹,皆會意過來,圍住耶律行天,拼死阻斷cháo水般湧來的援兵。
耶律保看得真切,他語聲急促地喝令:“韓副將,你帶一方士兵前去援助大帥,小將帶大軍衝上。”
韓遠山點頭,身後方陣里的遼軍風馳電掣駛出陣營。
耶律保縱馬上前,朗聲說道:“弩軍聽令!沒我號令不可放箭,誤傷大帥!”左臂一揮,帶著黑沉沉的魚麗陣隊穩穩朝前壓去。
韓遠山遠遠地直奔趙應承,目光里夾雜著旁人難解的貪婪。他的戰馬在凜凜風雪中衝突而出時,迎面突然傳來呼嘯風聲,尖銳刺耳。他大吃一驚,忙俯身馬上。
風雪呼呼刮過,凌亂飛舞,一支金箭破空划過,釘入韓遠山來不及閃躲的前胸,在他倒地之前,第二道銀色光芒閃過,牢牢紮上了他的後背。
韓遠山最後只聽到骨頭斷裂的聲音,最後感覺到了眼瞼上的冰涼雪花,閉上了眼睛。
身後遼人愕然。
銀光帶雪影掩殺過去,隨後還有一排排黑色的人影。
冷雙成趕到古井台時,交戰方酣。
他極力目視前方,雙目不眨。穿透紛揚大雪,面前眾人混雜如泥,泛著血光落地,融入腳下黝黑骯髒的雪水之中。
冷雙成右手緊執月光,縱身躍過遼軍後方,極快地朝邊緣狹窄地帶跑去,目的是想沿著邊角衝進城門。他的身形絲毫不敢滯留,目光閃耀,清楚地掠過身旁的戰場。
黑白相間,混戰一團。聲喊震天,廝殺遍野。
冷雙成看到一批黑色軍衣少年,各自團團圍住眼前方陣,迴旋繞走,不禁微微一頓。
“這是半年前經歷過的八角陣,看來辟邪少主果真在此。既然秋葉依劍隱身古井城,想必一定會炸毀高台——一定要及時救出吳三手。”
冷雙成施展身法,手持粼粼寒劍,左沖右擋,硬生生撞開一條細絲般的路徑。他再也無暇他顧,根本來不及細想眼前看到的重重景象,帶著寒風冷氣,朝前飛奔。
撲到城門吊橋前,大股驚慌失措的百姓衝出來,哭天搶地,哀聲不絕。他們衣衫單薄,拉妻挈子,嘴裡融著濃濃風雪,暗啞地嘶吼。
冷雙成泛著心酸,隱身一旁,穿越了第一道城門。
一片混亂的人群中,一名藍襖少年默然自人流中穿過,極為顯眼。守門將士覺得驚異,上前喝令:“來者何人?”
冷雙成掏出魏翀腰牌,在將士面前晃動:“魏大人帳下,有要事稟告主帥。”
那名士兵仔細看了下腰牌,抬頭打量著冷雙成的臉:“魏大人一個時辰前為國捐軀,兄弟你怎麼逃出來的……”
冷雙成只覺頭腦中一片轟鳴,目眩良久。片刻後又清醒過來,強行壓制下心裡的難受,咬牙低頭朝第二道城門走去。
那名士兵還在身後追喊:“趙將軍已經出城搦戰,不在城中……”
冷雙成也不答應,閃身擠入人群。如此穿過第二道城門,腳步緊促,邁向三關。
面前風雪更盛,冷雙成不禁抬頭看了一眼。
高塔之上凜凜立著一個人影,風雪漫天,白衣兀自在風中招展。冷雙成快速掠了一眼,馬上低頭。這一眼已經足夠讓他看清——是秋葉依劍。
透著如此寒冷呼嘯的風雪,冷雙成卻發覺秋葉依劍的面目不見模糊,反而在寒風中更加立體深邃。秋葉依劍似乎在俯瞰大地,如同一個主宰蒼生的王者,瞳仁里冰晶之色流光溢彩。冷雙成方才抬頭目視時,不敢肯定秋葉依劍是否發覺自己,因為那目光遙遠冷漠,穿透了混沌一片的蒼穹。